【病氣】
「黃醫師,你會不會很容易卡到病人的病氣?」有患者治療時問我。
何止病氣,有時還有一些”干擾“,甚至我是在病人身上體驗到什麼叫業力,以及一些看電影或小說才會提到的事(就不在這提了)。
但是我到庚子年下半年領悟並練習一件事後,就極少被病氣之類的干擾。
經身邊朋友的回饋,我是一個極富同理心與責任感的人,每當看到患者在受病痛之苦時,我內心不禁會興起“希望能幫對方分擔“的心態,於是病氣與干擾不請自來,有時甚至是我主動開門吸引來的。
點出這心態的是神醫學姐,她說醫者難免會有這個慈悲心,不過要練習把自己跟對方區分開來,不要輕易對患者起憐憫之心。
醫者的心若能隨時保持不起漣漪,也是醫者的修行。
我聽完恍然大悟,原來這也是修行的一種,於是便刻意鍛鍊此心,在患者的病痛前保持平靜。雖然剛開始有用,但漸漸我發現身體依然不停地被侵襲,我失敗了。
因為我打從心底無法忽視患者的病痛,往往一個念頭閃過就中獎了。我有種對將溺之人見之不救的感覺,無法自圓其說。
後來在 王偉全醫師的推薦之下,我參加了 #統域
的三階段課程,這是一個以教練模式為主的課程,而不是華人社會常見的導師模式。
在與教練討論過這個困擾時,教練的回應讓我震驚:
「阿銘,你對患者的情懷是很讓人欽佩的,不過另一方面,你是否不太信任患者可以自己靠自己?」
我一愣,長久被教育的醫者慈悲為懷的概念,原來還有這個底層因素沒有被釐清。
如果相信患者可以自己解決自己的課題,醫者何苦幫患者揹這些業呢?
此外,在病人身上我體驗到,所有的病痛與苦難都是人生的課題,都是為了讓人更覺察自我以及發掘自己的力量。一個醫者如果一直搶病人的功課做,對彼此都不是值得樂見的事;病人可能因依賴治療而喪失自己維持健康的意識,醫者則承擔太多的業力而拖垮身體,不得善終者在敝業界也非鮮事。
日劇《半澤直樹2》中有個金句:
「銀行借貸是出於好意,但拒絕借貸也是出於好意。」
同樣不沾患者的業或病氣,但與「關我屁事」不同的是,醫者選擇相信患者可以「靠自己的力量改善」,而賦能給患者。醫者要做的努力並不會更輕鬆,但更應著重在提醒患者對自身的覺察,進而支持患者找回力量。
辛丑年節間,送給天下辛勤的醫者。
--------
今晚21:30
● 【診邊小知識】中藥不只吃!舒緩經痛暖包大公開,還能做成各種療癒暖暖包!(上)ft.傅臨FuFu
附上快速連結:
https://youtu.be/xJV-QwZaZSY
--------
●YouTube快速訂閱:
https://reurl.cc/r8g9Nb
●IG快速追蹤: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amin_shih
--------
今年
為感謝一直以來照顧鍼還及阿銘師的各位
與「阿原」一起製作了一份春節防疫禮盒
期望在新年照顧各位好朋友
如果你也想將這份禮物贈送給家人
歡迎點擊網址或私訊小編
https://zhenhuan.org/
#中西醫師黃獻銘 #病氣 #診邊故事 #阿銘師鍼還傳